为什么需要前端路由
在前后端分离的现在,大部分应用的展示方式都变成了 SPA(单页面应用 Single Page Application)的模式。为什么会选择 SPA 呢?原因在于:
- 用户的所有操作都在同一个页面下进行,不进行页面的跳转。用户体验好。
- 对比多页面,单页面不需要多次向服务器请求加载页面(只请求一次.html文件),只需要向服务器请求数据(多亏了 ajax)。因此,浏览器不需要渲染整个页面。用户体验好。
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 SPA 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。
为了更好地实现 SPA,前端路由是必不可少的。假设一个场景:用户在 SPA 页面的某个状态下,点击了强制刷新按钮。如果没有前端路由记住当前状态,那么用户点击该按钮之后,就会返回到最开始的页面状态。这不是用户想要的。
当然,需要前端路由另一个点在于: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 SPA 页面的管理。通过将组件与路由发生配对关联,依据路由的层级关系,可为 SPA 内部的组件划分与管理提供一个依据参考。
Hash 路由模式 与 History 路由模式
这是两种常见的前端路由模式。
Hash 路由模式
Hash 模式使用了浏览器 URL 后缀中的#xxx部分来实现前端路由。默认情况下,URL后缀中的#xxx hash 部分是用来做网页的锚点功能的,现在前端路由看上了这个点,并对其加以利用。
比如这个 URL:http://www.abc.com/#/hello,hash 的值为 #/hello。
为什么会看上浏览器URL后缀中的 hash 部分呢?原因也简单:
- 浏览器URL后缀中的 hash 改变了,不会触发请求,对服务器完全没有影响。它的改变不会重新加载浏览器页面。
- 更关键的一点是,因为hash发生变化的url都会被浏览器记录下来,从而你会发现浏览器的前进后退都可以用了,页面的状态与浏览器的URL就发生了挂钩。
hash模式背后的原理是onhashchange事件,可以在window对象上监听这个事件。
History 路由模式
随着 HTML5 中 history api 的到来,前端路由开始进化了。hashchange 只能改变 # 后面的代码片段,history api (pushState、replaceState、go、back、forward) 则给了前端完全的自由。简单讲,它的功能更为强大了:分为两大部分,切换和修改。
路由切换
参考MDN,切换历史状态包括 back、forward、go 三个方法,对应浏览器的前进,后退,跳转操作。
history.go(-2);//后退两次 history.go(2);//前进两次 history.back(); //后退 hsitory.forward(); //前进
路由修改
修改历史状态包括了pushState,replaceState两个方法:
/** ** 参数含义 ** state: 需要保存的数据,这个数据在触发popstate事件时,可以在event.state里获取 ** title:标题,基本没用,一般传 null ** url:设定新的历史记录的 url */ window.history.pushState(state, title, url) //假设当前的url是:https://www.abc.com/a/ //例子1 history.pushState(null, null, './cc/') //此时的url为https://www.abc.com/a/cc/ //例子2 history.pushState(null, null, '/bb/') //此时的url为https://www.abc.com/bb/
同样的,history 模式可以监听到对应的事件:
window.addEventListener("popstate", function() {
// 监听浏览器前进后退事件,pushState 与 replaceState 方法不会触发
});
History 模式的注意点
和 Hash 模式相比,History 模式存在着更多的选择。但是也有一些自身的注意点:在用户点击强制刷新的时候,History 模式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需要服务器做对应的处理。服务器可以针对不同的URL进行处理,当然,也可以简单处理:只要是未匹配到的URL请求,一律返回同一个 index.html 页面。
Vue Router 做了什么?
Vue Router 作为 Vue 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员,它实现了 Vue 应用的路由管理。可以说,Vue Router 是专门为 Vue 量身定制的路由管理器,功能点非常多。它的内部实现是与 Vue 自身是有强耦合关系的(Vue Router 内部利用了 Vue 的数据响应式)。
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 Vue Router 配置:
import Vue from "vue";
import App from "./vue/App.vue";
import VueRouter from 'vue-router';
//以插件的形式,使用VueRouter
Vue.use(VueRouter);
//路由配置信息,可以从外部文件引入,在此直接写是为了方便演示
const Foo = { template: '<div>foo</div>' }
const Bar = { template: '<div>bar</div>' }
const routes = [
{ path: '/', component: Foo },
{ path: '/bar', component: Bar }
]
//初始化并与 Vue 实例关联
const router = new VueRouter({routes});
new Vue({
router,
render: h => h(App),
}).$mount("#root");
可看出,VueRouter 是作为插件的形式引入到 Vue 系统内部的。而将具体的 router 信息嵌入到每个 Vue 实例中,则是作为 Vue 的构造函数参数传入。
同时来看看如何使用它:
//routerExample.vue
<template>
<div>
<h1 @click="goBack">App Test</h1>
<router-link to="/">foo</router-link>
<router-link to="/bar">bar</router-link>
<router-view></router-view>
</div>
</template>
<script>
export default {
methods: {
goBack() {
console.log(this.$router);
window.history.length > 1 "less" scoped>
</style>
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可以直接使用router-link和router-view这两个组件。它们是随着 Vue Router 一起引入的,作为全局组件使用。
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 Vue Router 的使用方式。我们下面就来看看,该如何自己实现上面的简单功能,做一个自己的 Vue Router。
一个简单的 Vue Router 实现
看了上面的这个过程,最简单的 Vue Router 应该包括以下实现步骤:
实现 Vue 规定的插件的写法,将我们自己的Vue Router 作为插件引入 Vue 系统中。
- router功能一:解析传入的routes选项,以备调用
- router功能二:监控URL变化(两种路由方式:history、hash)
实现两个全局组件:router-link和router-view
看看自定义的 Vue Router 的实现:
//FVueRouter.js
let Vue; //保存 Vue 构造函数的引用,与 Vue 深度绑定
class FVueRouter {
constructor(options){
this.$options = options;
//保存路由的路径与路由组件的对应关系
this.routerMap = {};
//当前的URL必须是响应式的,使用一个新的 Vue 实例来实现响应式功能
this.app = new Vue({
data: {current : "/"}
})
}
init(){
//监听路由事件
this.bindEvents();
//解析传入的routes
this.createRouterMap();
//全局组件的声明
this.initComponent();
}
bindEvents(){
window.addEventListener('hashchange', this.onHashChange.bind(this));
}
onHashChange(){
this.app.current = window.location.hash.slice(1) || '/';
}
createRouterMap(){
this.$options.routes.forEach(route => {
this.routerMap[route.path] = route;
})
}
initComponent() {
// 形式:<router-link to="/"> 转换目标=> <a href="#/" rel="external nofollow" >xxx</a>
Vue.component("router-link", {
props: {
to: String,
},
render(h) {
// h(tag, data, children)
return h('a', {
attrs: {href: '#' + this.to}
}, [this.$slots.default])
},
});
// 获取path对应的Component将它渲染出来
Vue.component("router-view", {
render: (h) => {
//此处的this 能够正确指向 FVouter内部,是因为箭头函数
const Component = this.routerMap[this.app.current].component;
return h(Component)
}
})
}
}
// 所有的插件都需要实现install 方法,传入参数是Vue的构造函数
FVueRouter.install = function(_Vue){
//将Vue的构造函数保存起来
Vue = _Vue;
//实现一个混入操作的原因,插件的install阶段非常早,此时并没有Vue实例
//因此,使用mixin,延迟对应操作到Vue实例构建的过程中来执行。
Vue.mixin({
beforeCreate(){
//获取到Router的实例,并将其挂载在原型上
if(this.$options.router){
//根组件beforeCreate时只执行一次
Vue.prototype.$router = this.$options.router;
this.init();
}
}
})
}
export default FVueRouter;
这里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实现。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点:
- 如上代码,将最基本的一个Vue Router 的代码架子搭建起来了,能够运行。但细微处依然需要酌情考虑。
- 关于插件的写法:自定义插件内部必须实现一个 install 方法,传入参数是Vue的构造函数。
- 使用了一个新的Vue 实例,将 URL 的 hash 变量进行数据响应化处理。
- 关于渲染函数 render 的参数 h,它实际上是 createElement 函数。具体用法值得深究。代码中使用的是最为简单的处理方式。
结尾
在本文中,我们讲解了 前端路由常见的两种模式:Hash 模式与 History 模式。同时,我们尝试自己实现了一个最为简单的 Vue Router。更多相关的 Vue Router 的细节,可以参考其官网。希望本文对你有用。
RTX 5090要首发 性能要翻倍!三星展示GDDR7显存
三星在GTC上展示了专为下一代游戏GPU设计的GDDR7内存。
首次推出的GDDR7内存模块密度为16GB,每个模块容量为2GB。其速度预设为32 Gbps(PAM3),但也可以降至28 Gbps,以提高产量和初始阶段的整体性能和成本效益。
据三星表示,GDDR7内存的能效将提高20%,同时工作电压仅为1.1V,低于标准的1.2V。通过采用更新的封装材料和优化的电路设计,使得在高速运行时的发热量降低,GDDR7的热阻比GDDR6降低了70%。
更新动态
- 小骆驼-《草原狼2(蓝光CD)》[原抓WAV+CUE]
- 群星《欢迎来到我身边 电影原声专辑》[320K/MP3][105.02MB]
- 群星《欢迎来到我身边 电影原声专辑》[FLAC/分轨][480.9MB]
- 雷婷《梦里蓝天HQⅡ》 2023头版限量编号低速原抓[WAV+CUE][463M]
- 群星《2024好听新歌42》AI调整音效【WAV分轨】
- 王思雨-《思念陪着鸿雁飞》WAV
- 王思雨《喜马拉雅HQ》头版限量编号[WAV+CUE]
- 李健《无时无刻》[WAV+CUE][590M]
- 陈奕迅《酝酿》[WAV分轨][502M]
- 卓依婷《化蝶》2CD[WAV+CUE][1.1G]
- 群星《吉他王(黑胶CD)》[WAV+CUE]
- 齐秦《穿乐(穿越)》[WAV+CUE]
- 发烧珍品《数位CD音响测试-动向效果(九)》【WAV+CUE】
- 邝美云《邝美云精装歌集》[DSF][1.6G]
- 吕方《爱一回伤一回》[WAV+CUE][454M]